团务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团务公开>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南昌工程学院2020年“万人百县千村问渠行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7-08 来源:管理员
分享到:

各学院团委、团工委、班级团支部:

2020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动员全校非毕业班万名学子、深入全省100个县、1000个村,充分发挥学校水利办学优势,依托所学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全民抗疫伟大实践、决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领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生动实践中体悟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经研究,决定开展以“万人百县千村‘问渠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为主题的202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万人百县千村“问渠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二、参加对象

    全体在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

、活动内容

2020年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助力脱贫攻坚、水利社会实践等内容,组织动员实践团队和青年学生深入县、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重点实践内容

1.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活动。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 期,今年突发疫情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可以开展政策解读、实地调研、技能培训、电商带货、就业服务、资源对接、信息服务、志智双扶等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凝聚力量、贡献智慧。要注重讲好脱贫故事,展现变化历程,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制度自信。

2.水利社会实践教育行动。实践团队和青年学生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工程和水安全等方面,在服务地或驻地开展一次农村居民饮水状况调查、开展一次农村山塘水现状调查、采集一份山塘水水样、进行一次水环境治理宣传活动、参与一次水生态公益活动。(农村居民饮水状况调查表和农村山塘水现状调查问卷见附件)

(二)其他实践内容

除开展上述实践内容以外,各实践团队和青年学生可结合实际,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社会实践。

1.抗疫成就云观察团。聚焦防疫常态化背景下的社会治理、科技创新、复工复产复学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广泛收集抗疫模范事迹,了解抗疫先锋奋战历程,分享平凡岗位上的伟大贡献,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战“疫”榜样,弘扬抗疫精神,传递中国战“疫”好声音。

2.理论普及云宣讲团。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主要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骨干培训班学员和学生理论类社团骨干中招募组建宣讲团,围绕农村乡镇、城市社区、企业等开展云宣讲,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青年视角开展理论普及。

3.教育关爱云服务团。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长,组建教育关爱服务团,主动与当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取得联系,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需求,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课程教学、疫情防控健康知识普及、战疫故事宣讲、心理健康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等活动。

4.红色基因云寻访团。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招募大学生组成“红色基因代代传”云寻访宣讲小分队,赴当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聆听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挖掘、收集、整理红色故事,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将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向广大群众进行宣讲和传播,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5.依法治国云宣讲团。2020年是“七五”普法收官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实施年,通过线上形式走进群众、走进基层、向本地居民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法制建设宣讲、法制成果展示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通过网络等媒介以多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宣传经验方法。

6.乡村振兴云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开展基础教育、服务三农、青年工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促进基层团的工作。

7.美丽中国云服务团。依托相关学科专业招募组建实践团,围绕环境污染、垃圾分类处理等,开展环境治理、科普宣讲、社会调研、发展献策等活动,通过网络等媒介普及生态环保理念,以多种形式宣传提高公民的健康与环保意识

8.创新创业云调研团。调研团成员通过线上调研校友企业,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参观学习、交流研讨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比赛发掘项目,让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共赢。

(三)校内专项行动

1.“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 主题征集专项行动

(1)征集主题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结合实践的所思所想;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文章,结合个人成长的所感所悟;返家乡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社会实践的所得所获。

(2)题材内容

淬炼思想篇章。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文章,结合个人实践活动讲述动人故事。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返家乡实践调研、体验基层工作、年轻人“自找苦吃”“学有所成造福桑梓”“敢闯新路敢创新业”“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我融入大我”“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等。

青春出彩篇章。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记录参与实践的亲身感受,展示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和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的精神风貌。

返乡实践篇章。围绕“返家乡”实践主题,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指引,阐述个人在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感想、收获和贡献等。

(3)题材形式

征集作品包含文字、组图、视频等,题材不限。

2.“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专项行动

青年学子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深入江西省百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见附件),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基层群众革除陋习不吃野味,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着重体现为基层文明实践站赋能。

四、组织形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于对学生的健康安全考虑,今年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就地组团、分散实践、聚合成果的形式,实践团队以就地组团和线上组团为主,同一团队的同学可围绕主题在各自城市进行实践活动,鼓励团队利用互联网开展“云实践”。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学生所在地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集中组队社会实践

各学院应围绕上述活动内容,结合学科特色、专业优势及实际情况组建社会实践团队,鼓励进行跨学院、跨专业的联合组队,鼓励实践团队采取成员招募制。实践团队在学生自愿申请、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填写《南昌工程学院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活动内容必须包括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活动和水利社会实践教育行动,校团委审批立项后,实践团队方可开展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实践团队应明确成员的具体任务分工,以确保活动成效。

(二)个人分散社会实践

不参加集中组队实践的学生,在完成农村居民饮水状况调查、农村山塘水现状调查和水样采集的前提下,可结合自身的专业资源、兴趣优势、技能特长,按照就近就便原则,自主开展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

五、工作安排

1.各单位应按照文件要求,立足学院专业优势,紧扣活动主题,围绕活动内容,制定社会实践方案,并于710日前向校团委办公室进行项目申报。校团委将组织专家对所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重点团队和一般团队,并将对立项团队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

2.社会实践结束后,各学院应于9月10日前报送活动总结材料、农村居民饮水状况调查表、农村山塘水现状调查问卷及水样。学校将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实践团队、先进个人、社会实践论文、社会实践调研成果以及提交的作品等进行评选表彰。

3.各学院应严格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审核学生提交的农村居民饮水状况调查表、农村山塘水现状调查问卷及水样、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对考核合格者赋予1个素质拓展学分。

六、工作要求

(一)严格管理,守住安全底线。各学院应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要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和危机预案工作,为实践团队配备指导教师,并指定一名熟悉了解社会实践工作的教师担任本学院所属实践团队的安全联络员,压实安全责任制,守好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

(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覆盖。各学院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微博、秒拍、微信、新闻投稿、电视采访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用照片、视频等记录实践过程、团队风貌等。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及时进行梳理报送校团委,校团委将统一进行宣传报道。

附件:

1.南昌工程学院2020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

2.农村居民饮水状况调查表

3.农村山塘水现状调查问卷

4.全省百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名单

 

                                  共青团南昌工程学院委员会

                                                                    2020年78

 

 

 

 

 

 

 

版权所有:共青团南昌工程学院委员会   联系电话:0791-87728189  新闻信箱: nitgqt@163.com

地址:南昌市高新区天祥大道289号    赣ICP备1501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