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充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优势,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嵌入“大思政”体系模式,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南昌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时间
2025年1月15日-2月23日
三、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形式
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学校不统一组织立项开展,个人可根据“就近就便,灵活多样”的总原则,在生源地、户籍地或本人寒假所在地进行社会实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五、活动内容
在校学生应结合个人实际,在“问渠教育实践平台”微信小程序中报名参加专项行动。
(一)开展“问渠”水利实践专项行动
水利遗产调研,即每位学子至少调研一个水利遗产。依托“问渠”教育实践平台,前往水利遗址所在地进行定位打卡、填报水利遗产数据、上传水利遗产图片(3-5张),并在线提交《南昌工程学院2025年水利遗产认定表》。
(二)2025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团中央2025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部署要求,广大团员青年可通过岗位实习实践、乡情民情考察、服务家乡建设的形式,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锤炼意志品格,磨炼社会化能力,贡献青春智慧,服务家乡建设。实现课本与实践的相互补充、优秀大学生与基层的双向奔赴。同学们据实填写《南昌工程学院2025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介绍信、鉴定表》。
报名方式: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栏目入口登录“官方网站”—“社会实践活动报名入口”—“返家乡项目”,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三)开展大学生向社区(村)报到专项行动
组织动员大学生积极向所在社区(村)报到,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根据地方所需、个人所长等,积极参与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移风易俗等实践活动,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服务大众、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展现青年担当。同学们据实填写《南昌工程学院2025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介绍信、鉴定表》。
(四)开展“思源行动”——2025年寒假优秀学子回访母校招生宣传实践活动
组织动员大学生积极利用寒假时间回访高中母校,分享本人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实践与成长情况。通过开展座谈会、进班宣讲、发放招生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宣传我校办学优势、学科专业、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和招生政策等,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经验、高考志愿填报方法和技巧,为他们填报志愿提供参考和建议,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生源基础。
报名方式:报名参加的团队或个人需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线上报名,同时填写《“思源行动”——2025年寒假优秀学子回访母校招生宣传实践活动报名表》。
六、考核要求
各学院应严格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审核学生社会实践情况。学生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且考核合格方可获得相应工时(20个封顶)及1个素质拓展学分:
1.完成“问渠”水利实践专项行动,并且参加了返家乡或大学生向社区(村)报到2个专项行动的其中一项,可获得20个工时;
2.未完成“问渠”水利实践专项行动,但参加了返家乡或大学生向社区(村)报到2个专项行动的其中一项,可获得10个工时;
3.在“问渠教育实践平台”微信小程序中在线提交《南昌工程学院2025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介绍信、鉴定表》(需加盖服务地公章)及3-5张个人实践照片(带日期、时间水印);
4.在“问渠教育实践平台”微信小程序中拍照上传提交不少于15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或心得体会(手写稿)。
七、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要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发布信息,提高学生及家长的知晓度。通过团支部发动,力争做到社会实践活动全覆盖。同步做好宣传动员、政策解读、培训指导、经验总结。
2.加强安全教育。各学院在活动前要前加强宣讲培训和安全教育,在活动中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到文明实践,确保安全有序。
3.注重活动成效。对于实践团队要坚持成果导向,精心设计、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各学院在活动后要做好考核评价、跟踪联系工作,形成有效工作链条,鼓励通过主题团日、实践归来话成长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经验分享。
联系人及邮箱:
张淑华:87728197
邮箱:3029107267@qq.com
共青团南昌工程学院委员会
2025年1月6日